公司动态

开元体育南昌: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释放制造业发展动能

作者:小编 点击: 发布时间:2025-02-17 10:46:56

  开元体育南昌: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释放制造业发展动能近年来,南昌市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总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会引领战略,坚持制造业立市,深入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8810”行动计划,加快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方向加速突破。

  数据是对行动最有力的注解。202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连续9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保持全国省会城市“第一方阵”,全市亿元及以上工业项目总投资突破2500亿元,全市规上营业收入增速、工业投资增速、规上利润增速、工业用电等指标均保持较快增长,挺进2024全国先进制造业50强城市,作为工业大市被工信部点名表扬。“制造强市”奏强音,为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提供坚实支撑。□洪观新闻记者张瑞哲黄之昊/文影视部/图

  走进江西华晟铝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条条自动化生产线井然有序地运行,从原材料投入到成品出厂,整个过程在智慧屏幕上呈现,管理者可以实时掌握车间产能、产耗等详细数据,对生产情况了如指掌。

  据悉,该公司联合华为(南昌)智能智造赋能中心打造的数智工厂在收集和呈现数据的同时,还可以对设备进行反向控制,使得产品出厂合格率达到99.3%。近年来,华晟铝业不断加大数字化建设投入,主动运用先进的理念、技术和工具,持续提升公司数字化水平,从最初的人工统计归档纸质订单,到如今实现销售开元体育、生产、结算、出库等全流程上传云端,再到通过自主开发的APP结合企业微信实现移动办公。“数字化让公司内部沟通效率更高。所有的数据实现可视化呈现,能够为企业经营进行一个预测,提供分析作用,还可以让我们生产过程的数据更加准确、品质的管控更加严格。”江西华晟铝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说。

  去年以来,我市树牢“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也能发展新质生产力”理念,全面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积极推动“智改数转”工作,建立了“1+11”数字化转型推进机制、两年行动计划,同时加快推动制造业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持续提高制造业“含金量”“含智量”“含绿量”,不断提升发展优势、创新发展动能、优化发展生态。推进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510个,列全省第一;新增上云上平台企业25815家,超1400家中小企业完成数字化诊断,超270家完成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工业用地提容增效,东方数字针织产业园等首批8个项目快速推进;煌上煌等26个“5G+智慧工厂”项目全部建成;方大特钢荣获“2024全国制造业优秀数智化案例”;江中药业等3家企业获评国家级卓越级智能工厂;国泰工业互联网连续两年入选国家级“双跨”平台;南昌矿机等11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双胞胎等3家企业获评省级“数字领航”企业。

  企业是产业链的主体,企业强才能促进产业链兴。去年以来,按照“紧盯前沿、沿链谋划,龙头牵引、融通发展,打造生态、链式集聚”的原则,我市创新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引领行动、产业强链建圈攻坚行动等8大行动,加快构建以“链主”型企业为引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集群。

  进入2025年以来,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订单不断,生产车间一直处于满产状态。“今年春节假期,留岗的1500名员工满负荷生产,整个生产的产能情况与平时基本相当,保持了3.3万到3.6万片的4寸晶圆生产情况。”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品质总监陈万元说。作为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的龙头企业,兆驰半导体也是南昌千亿产业集群的一员“猛将”。基于GaNLED业务,由传统照明拓展到半导体照明领域,再到电视背光、MiniLED背光、车载照明、RGB显示等高端产品领域,兆驰半导体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已成为全球单体厂房产能规模最大的芯片供应商。

  我市聚焦移动智能终端、光电、芯片制造等重点领域,全力构建以移动智能终端、LED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条,推动电子信息产业从“小而弱”跃升至“大而强”。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8810”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增加值同比增长10.4%,八条重点产业链中,电子信息产业全产业营收突破2700亿元。

  成绩同样亮眼的还有汽车及装备产业链。近年来,我市抢抓汽车工业大变革的机遇,出台了《南昌市汽车及装备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等政策,为汽车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保驾护航。如今,已构建了“双核引领、两翼协同”的汽车产业布局,培育了南昌县(小蓝经开区)、南昌经开区、新建区三个省级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建成了以智慧轨道交通为引领的南昌轨道交通产业园,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链条,是全国重要的商用车制造基地。2024年,汽车及装备产业链实现营收2238.1亿元。

  与此同时,我市创新“链长+”“链主+”工作模式,推动新兴产业延伸链条、壮大规模。新能源产业蓄势待发,赣锋锂电等一批引领性项目顺利开工,欣旺达、华创等一批“链主”企业节节攀升;连续举办6届南昌飞行大会,C919、C909首次同框;中发天信、中航光电等企业纷纷抢滩南昌,C909交付量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得益于南昌优质的营商环境,费森尤斯卡比在昌五次扩建、三次增资,2024年建成血液成分分离机设备填补国内空白;海信乾照不到一年时间,完成了从搬迁、建设到全面投产的全过程,刷新行业纪录。加快推动链群协同、集聚发展,长三角(含江西)大飞机集群开元体育、鹰饶抚昌铜基新材料集群成功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全社会研发(R&D)经费投入强度实现标志性突破,达到2.0%;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先期报告,南昌进入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推动年营收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研发机构应建尽建全覆盖……过去一年,我市涌现出一系列新发明、新技术开元体育、新产品以及新装备,已然成为推动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的关键力量。这些创新成果无缝对接制造业发展需求,融入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推动制造业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中流砥柱。

  去年3月,佳时特高精密加工中心研发的S7系列高精密五轴数控机床,让佳时特在相关领域填补了国内空白,突破了多项“卡脖子”技术,助力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产业转型升级,并为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成立于2004年的佳时特,专注于高端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及精密零件的研发制造。佳时特的卓越成就,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公司持续的创新突破和坚持自主研发高端数控机床的战略布局。谈及公司未来的发展,佳时特董事长刘华表示:“实施‘工业4.0’战略的关键是‘数字改造’+‘智能制造’。佳时特将以自主研发的高端数控机床为核心,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深化产学研合作,实现业务、资源、技术共享,解决高端制造过程中技术人才不足等问题。”

  政策激励方面,我市聚焦“8810”行动计划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引导并协同推进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加大应用基础研究投入,并与省科技厅共同设立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南昌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南昌市每年出资1200万元,省科技厅配套经费400万元,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我市紧紧围绕“8810”行动计划,深挖产业“卡脖子”困境,大胆革新采用“自下而上”的项目组织新模式。广纳八条制造业产业链中的148项在市场竞争中暴露出来的迫切需求,形成《2024年南昌市科技重大攻关项目指南》,涵盖7个关键技术领域25条攻坚指南。省科技重大专项“2030先锋工程”有4个专项在南昌布局,南昌中微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拟研发的“GaAS基红黄光应用的MOCVD设备开发”项目成为全省首批、首个、唯一的特别重大专项试点项目。

  此外,为不断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我市着力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培育体系。科技领军企业和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累计总数260家,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3648家、高新技术企业1854家;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5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1家;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4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1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15家;2024年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42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64家、江西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8家,均位居全省第一。

  聚焦“8810”行动计划,围绕八条重点产业链,我市将一体加快传统产业链升级、新兴产业链提能、未来产业链培育。探索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积极争创国家未来产业科技园,打造未来产业孵化和创新的重要基地。支持“链主”企业做大做强,努力实现“链主”企业“要什么”和政府“干什么”精准对接,助力华勤、龙旗等企业增资扩产;重点培育江铃新能源企业发展,推动零部件产业与整车产业协同发展;鼓励欣旺达、麦格纳、华创等企业扩大产能规模;进一步深化与中航工业、中国商飞等企业合作。加快推动长三角(含江西)大飞机集群、鹰饶抚昌铜基新材料集群建设,积极争取产业备份基地建设;积极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力争新增1—2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将以“点、线、面”结合推动制造业全面数字化转型工作,加快制定数字化转型增强政策,逐步推动智能设备、智能产线、智能车间建设,加快打造一批数字领航企业、“小灯塔”企业。同时加大技改升级,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抓手,深入推进“千项技改、万企升级”行动,支持中小微企业实施“微技改”和“零地技改”,力争全年推进500万元以上技术改造项目500个,新增上云企业10000家。强化科技赋能,加快建设瑶湖科学岛、未来科学城、国家实验室江西创新中心,引导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新型研发机构,协同推进年营收5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应建尽建。

  围绕工业投资目标任务,我市还将健全完善推进机制,加强要素保障,快速推进南昌高新区赣锋锂电池电芯及PACK自动化制造项目、兆驰光元LED背光源生产基地项目、南昌县博世轻型商用车电驱桥项目、新建区赣锋锂电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GWh新型电池项目等一批重大重点项目早投产、早见效。谋划挖掘一批扩产提能、产业配套项目,快速推进融澳高端服装制造、三联铜业智能针纺、柏阳实业等一批增资扩产和提容增效项目,以项目建设增强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此外,我市还将继续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加强产销、产融、技术、人才等对接,“一链一策”推进延链补链,积极筹备2025世界VR产业大会、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江西)、517电信通讯展、电子信息产业大会、南昌飞行大会,支持江铃、华勤、欣旺达等“链主”企业召开供应商大会,不断促进产业链供应链深化融合。优化为企服务机制,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唱响“洪城宜商”品牌。深化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加快智能装备、工业软件等关联产业融通发展。


相关标签: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