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开元体育2024年蛋鸡产业发展情况、未来发展趋势及建议

作者:小编 点击: 发布时间:2025-02-24 10:29:02

  开元体育2024年蛋鸡产业发展情况、未来发展趋势及建议当前位置:首页食品资讯产经企业2024年蛋鸡产业发展情况、未来发展趋势及建议

  时间:2025-02-23 07:27来源:中国畜牧杂志微信号作者: 孙从佼,杨 宁原文:

  核心提示:本文从2024年国内外蛋鸡产业生产与贸易形势、产业技术进展、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未来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前瞻性分析,以期为蛋鸡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蛋鸡产业在现代畜牧业及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2024年我国蛋鸡产业呈现稳定发展态势,坚持以创新为动能,产业链上下游持续优化,规模化、数智化、品牌化加速,不断开辟出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在扎实推进蛋鸡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整个蛋鸡行业也存在着产能增长过快、产业融合度较低、数智化养殖和信息化手段有待完善以及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新发展格局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推进蛋鸡产业提质增效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2024年国内外蛋鸡产业生产与贸易形势、产业技术进展、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未来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前瞻性分析,以期为蛋鸡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美国:蛋鸡存栏量和鸡蛋产量均小幅下降。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24年12月美国蛋鸡存栏量约3.11亿只,同比下降2.8%,略低于过去5年平均水平;鸡蛋产量为6.40亿打,同比下降3.9%,环比下降2.7%,产蛋率维持在82.2% 的稳定水平。玉米等饲料作物丰收,蛋鸡饲料成本持续下降,同比下降约12%。受禽流感疫 情影响,美国鸡蛋价格出现上涨,12月禽流感疫情形 势加剧,蛋鸡损失1 360万只。2024年12月鸡蛋价格平均每打491.95美分,同比上涨141.9%。禽流感疫情 蔓延为美国蛋鸡产能的恢复增加了变数。

  欧盟:蛋鸡存栏量小幅下降。截至2024年9月,欧盟蛋鸡存栏量约为12.4亿只,同比下降3.13%。鸡蛋产量小幅下降,2024年约为666.4万t,同比下降1.83%。由于年初和年末禽流感的暴发,欧盟A级鸡蛋总体呈现年初年末价格高、年中价格低的特征,2024年12月鸡蛋批发价格为245.36欧元/100 kg(1欧元1.05美元),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7.6%。总体来看,2024年欧盟鸡蛋价格高于前5年的平均水平。

  日本:蛋鸡存栏量略微增加,鸡蛋产量稳定。2024年日本蛋鸡存栏量1.30亿只,同比增加0.9%。蛋鸡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小规模蛋鸡养殖户继续减少,户均蛋鸡存栏量7.91万只,同比增加3.9%。2024年鸡蛋产量为240万~250万t,与上一年基本持平。蛋鸡饲料价格有所回落,但受日元贬值及运输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仍处于高位,2024年10月蛋鸡饲料价格106日元/kg(1日元0.006 5美元),同比增长0.4%,蛋鸡养殖经营问题依旧持续开元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日本加强禽流感防疫,鸡蛋价格有所下降,2024年鸡蛋年均市场批发价格约227 日元/kg,同比下降25.8%。

  巴西:蛋鸡存栏量与鸡蛋产量均增加。巴西农业和畜牧业部数据显示,2024年9月蛋鸡存栏量约2.05亿只,同比增加11.6%。2024年鸡蛋产量约为458亿个,同比增长约4.8%,鸡蛋产值约为261.7亿雷亚尔(1雷亚尔0.164 2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受厄尔尼诺现象对玉米和小麦作物产量的影响,巴西第1季度饲料价格有所上涨。补种后玉米、豆粕产量反弹回升,饲料成本有所下降。巴西大部分地区的鸡蛋价格自4月以来一直下滑,10月伴随着供应减少和需求复苏,鸡蛋价格略有上涨,从9月的0.77雷亚尔/个上涨至10月的0.83雷亚尔/个,但仍处于近年来的低价区间。

  印度:鸡蛋产量稳步增长。根据印度渔业、畜牧业和乳业部数据,2024年印度鸡蛋产量约为1 427.7亿个,同比增长3.18%。上半年由于玉米和大豆供应不足导致饲料价格上涨,下半年随着谷物增收和政府干预,饲料价格趋于稳定,但冬季玉米产量较低带来饲料成本再次上涨,对印度鸡蛋市场产生冲击。12月阿拉哈巴德批发市场鸡蛋价格已达到每个6.97卢比(1卢比0.011 8美元),印度鸡蛋生产主要中心纳马卡尔的零售价格更是创下了每个7卢比的新高。

  美国:蛋品出口下降,进口增长。禽流感疫情仍在继续影响鸡蛋出口水平,短期内难以恢复至疫情发生之前的出口量。2024年110月美国鸡蛋和蛋制品出口总量为2.01亿打,同比下降2.8%;进口总量为2 491.5万打,同比增长1.88%。主要出口国是加拿大、墨西哥和日本,分别为8 178.5、3 592万打和 2 242.8万打;主要进口国为加拿大和土耳其,分别为554万打和529万打。

  欧盟:蛋品出口和进口均有所提升。2024年110月,欧盟鸡蛋和蛋制品出口总量为30.40万t,同比增长11.0%;进口总量为9.85万t,同比增长27.2%。主要出口国为日本和瑞士,分别为5.18万t和3.69万t;主要进口国为乌克兰、英国和阿根廷,分别为61 148、14 363、3 955 t。

  日本:鸡蛋出口大幅增长,进口大幅减少。2024年日本鸡蛋出口量为21 866 t,同比增长17.4%,其中中国香港地区是日本鸡蛋出口的主要市场,占比98%以上。由于禽流感防疫的加强,国产鸡蛋供给较为稳定,进口量同比大幅减少。2024年日本进口鸡蛋19 429 t,同比减少52%,其中蛋白粉占比41.8%、冷冻蛋黄占比29.8%、蛋黄粉占比11.2%。主要进口国为美国、荷兰和意大利,分别为7 152、2 576、2 199 t。

  巴西:鲜鸡蛋出口大幅下降,无进口。由于新城疫的暴发,鸡蛋出口市场份额显着下降。2024 年巴西鲜鸡蛋出口量1.06 万t,同比下降34%。主要出口南美地区和中东地区,其中智利5 863.54 t,占比 55.3%,阿拉伯联合酋长国2 215.49 t,占比20.9%。种用鸡蛋出口量为2.6万t,同比增长2.7%。主要出口国为墨西哥和塞内加尔,分别为9 378.33 t和 4 607.73 t。种用鸡蛋进口量为4 820 t,同比增长约74%。

  印度:鲜鸡蛋和种用鸡蛋出口均快速增长。根据印度商务部数据,2024年111月,印度出口鲜鸡蛋9.45亿个,同比增长4.0%。主要出口国为阿曼、马尔代夫和卡塔尔,分别为3.43、2.00、1.54亿个。种用鸡蛋出口6 596.2万个,同比增长31.1%,主要出口阿曼、科威特和马尔代夫,分别为 5 945.5、481.2、116.2万个。进口种用鸡蛋2.60万个,同比增长373.5%,由于2023年美印两国解决了此前的贸易争端,印度种用鸡蛋进口全部来自美国。印度鲜鸡蛋无进口,一方面是由于印度作为世界第二大鸡蛋生产国,国内鸡蛋产量能够满足大部分需求,另一方面是由于印度政府对农产品(包括禽蛋)设定高关税或实施进口限制,以保障本地养殖户利益。

  ①蛋鸡存栏情况。一是祖代蛋种鸡存栏增加,进口占比大幅增加。2024年祖代蛋种鸡存栏约63.4万套,比上年增加3.4万套。进口祖代蛋种鸡更新量恢复正常水平,新增进口祖代蛋种鸡17.84万套,进口占比由2023年的3.4%提升至38.5%。二是在产蛋鸡存栏量缓慢波动增加,整体水平较高。2024 年前期在产蛋鸡存栏量仍低于2020年同期水平,但从9月开始超过往年水平,12月约为12.80亿只,同比增长5.8%。三是蛋鸡主产区南移趋势明显。随着“北蛋南销”格局被逐渐打破,南方地区蛋鸡养殖量极大提升。2024 年蛋鸡新增项目主要落地在广西(15个),其次是广东、河南、湖南、广东、山西等省(区)。四是养殖规模化率继续提升。2024 年新增蛋鸡养殖项目共98个,其中超百万羽项目43个,占比45.3%;50万以下项目17个,占比17.9%;400万以上项目6个,占比6.3%。

  ②蛋鸡产蛋率与鸡蛋产量。一是蛋鸡产蛋率保持平稳,波动幅度较往年缩小。2024年全年产蛋率最高值出现在45月,为92.5%,与上年基本持平,最低值出现在78月,为90.6%,较上年有所提升。二是鸡蛋产量同比增长,市场供应较为稳定。2024年我国鸡蛋产量约2 941万t,同比增长3.6%,其中高产配套系鸡蛋产量约2 239.06万t,同比增长6.07%。

  ③蛋鸡饲料产量、养殖成本和养殖利润。一是蛋鸡饲料产量保持稳定,2024年蛋禽饲料产量约3 197万t,同比增长0.15%。二是饲料成本和养殖成本下降。2024年蛋鸡饲料成本同比下降6.11%,平均养殖成本为169.30元/只,同比下降5.64%。三是蛋鸡养殖利润波动较大。受鸡蛋消费刚需属性支撑,2024年蛋鸡养殖整体盈利,平均利润约31.91元/只,同比下降12.28%,减少4.47元/只。

  鲜鸡蛋出口量增长,出口价格有所下降。国际上禽流感疫情仍在持续,全球鸡蛋供应仍然处于紧张状态,多国鸡蛋供需失衡。我国鸡蛋价格相较国际价格具有明显优势,利好于鸡蛋出口。2024年鸡蛋月均出口量约11 630.60 t,同比增长5.78%;月均出口额约1 723.68万美元,同比下降7.16%;月均出口价格为1.48美元/kg,同比下降12.23%,主要出口目的地为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种用鸡蛋出口继续稳步提升,出口量和出口额均大幅增长,出口价格下降。种用鸡蛋出口总量225.09 t,同比增长77.37%;出口总额为128.44 万美元,同比增长35.28%;出口均价为5.71美元/kg,同比下降23.73%。加工蛋品出口量增长,出口价格下降。加工蛋出口总量为38 806.40 t,同比增长13.63%;出口总额为11 892.92万美元,同比下降3.16%;出口均价为3.06美元/kg,同比下降9.67%。干蛋黄出口总量为964.54 t,同比增长36.11%;出口总额为771.04万美元,同比下降9.84%;出口均价为7.99美元/kg,同比下降19.3%。蛋清粉出口总量为106.17 t,同比下降59.95%;出口总额为132.83 万美元,同比下降67.50%;出口均价为12.10美元/kg,同比下降18.85%;进口总量为1.11 t,同比增长101.45%;进口总额为9.88万美元,同比增长124.99%。

  在育种技术与品种培育方面,首先,通过持续优化基因组育种技术,国产蛋鸡品种产蛋性能取得突破性提升,其中“京粉6号”在吉林金翼公司的试验数据显示其700日龄产蛋量达500枚。其次,成功培育“苏禽6号”和“农大6号”蛋鸡配套系,有效满足了市场多元化需求。第三,自主研发的10K基因组低密度芯片(包含11 146个变异位点)已成功应用于蛋鸡基因组选择体系,该技术可使分型成本降低50%以上。在遗传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以下发现:①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到5 982个SNP和3个可信候选位点与产蛋量显着相关;②采用加性模型筛选出130个蛋重相关遗传变异,其中4号染色体位点具有多效性,可同时调控蛋重、蛋白重和体重;③确定BMP5基因是影响产蛋间隔的关键候选基因;④发现ESRP1基因与蛋壳总重显着相关。此外,针对产蛋持久性的系统研究表明,TGFB2、IGFBP5 和WIF1等基因在调控产蛋持续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已基本构建了覆盖全链条的综合性节粮体系:通过新型饲料资源开发实现开源增量,结合传统原料高效利用达成节流降耗,配套环境精准调控技术提升生产效能,并建立疾病综合防控机制减少损耗风险。应用后可降低玉米、豆粕用量8%和10%以上,辐射带动种鸡和商品代蛋鸡10亿羽以上,累计节约玉米600万t和豆粕170万t以上。牵头完成《蛋鸡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日粮配制技术要点》,参编并出版了《畜禽饲用豆粕减量替代和低蛋白日粮技术》,对指导饲料生产企业和养殖场(户)生产加工使用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日粮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对进一步推进蛋鸡饲用豆粕减量替代具有重要意义。

  研制出预防禽流感、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疫病的新疫苗3个,其中基于全悬浮细胞培养工艺的新支流法腺五联灭活疫苗已提交新兽药注册申请。完善滑液囊支原体病综合防控与净化技术体系,初步建立的禽支原体(MG和MS)野毒株和疫苗株鉴别检测试剂盒2个。建立了能有效区分野毒、疫苗毒和变异株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鉴别诊断方法。该方法最低检测线 copy/L,同时可用于环境和生物样本的检测,辅助评估鸡场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全面构建了基于宏基因组的蛋鸡场生物安全评价体系并指导精准防控。建立了覆盖不同基因型IBDV的病原学监测技术1套,可同时用于扩增不同基因型的IBDV。

  研发了可移动式蛋鸡福利化养殖模式,内置立体养殖笼具、自动饲喂系统开元体育·(中国)官方网站、自动照明系统、自动饮水系统、自动环控系统等设施设备,可实现舍内机械化、自动化饲喂;清粪系统采用发酵床,可减少人工清粪劳动强度,同时可对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通过配备数据集成管理平台,可集成舍内温湿度、能耗、产蛋量、鸡只体重等多元信息,并集成分析;配置有户外运动场,蛋鸡能够在天气适宜时离开鸡舍进行户外自由活动。该模式可以极大提高蛋鸡的福利化水平以及中小型规模蛋鸡养殖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同时降低了鸡舍建造对地形、土建成本的要求,适用于农户小规模养殖生产有机鸡蛋。

  创建新型湿法分离腌制咸蛋黄技术,成功解决了传统湿法分离法中存在的充水问题,并显着缩短了腌制周期,副产物如蛋清、蛋壳、蛋壳膜等可直接被利用开发。开发了蛋清热稳定性调控关键技术,通过超声等物理协同生物手段分别提高35%和8.25%的蛋清热凝胶硬度和弹性,推动了溏心蛋、盐焗蛋等高凝胶特性蛋制品的产业化。开发了耐热型高稳定性蛋清蛋白液,可在98℃加热5 min后保持稳定,替代明胶等传统稳定剂,提升凝胶性能1.5倍,推动了双蛋白酸奶等新产品的研发。通过建立基于亚硫酸钠辅助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的双酶提取工艺及参数优化,大幅提高蛋壳膜中角蛋白的提取率,获得潜在的高活性小肽序列。

  鸡蛋供应主体的集团化、规模化趋势加速,新增产能极大提升,传统消费趋于饱和,产能过剩风险加大。2024年我国蛋鸡新建和扩建项目不断增加,35个蛋鸡项目签约立项,31个蛋鸡项目开工建设,32个蛋鸡项目投产运行,新增产能超过1.6亿羽,蛋鸡养殖正处于快速扩张发展阶段。此外,受市场供需关系、原材料价格波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行业利润水平和鸡蛋价格波动较大。2024年上半年蛋鸡养殖亏损,部分企业出现观望情绪。随着生猪价格上涨拉动及蔬菜价格维持高位,鸡蛋消费提升拉动价格上涨,下半年蛋鸡养殖扭亏为盈。但蛋鸡养殖利润同比上年明显缩水,蛋鸡养殖未来要保持稳定的利润仍有压力。

  长期“重养殖轻加工”导致蛋鸡产业的产业链条短、供应链稳定性差、价值链增值能力弱,没有形成纵横交错的共生共赢关系。蛋制品加工处于起步阶段,下游加工企业对产业增长的消纳能力不足,深加工占比远低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蛋制品市场呈现同质化竞争,2024年我国加工蛋制品仍以传统蛋制品为主,占比高达80%,而高附加值蛋品市场竞争不充分,蛋品深加工产业仍处于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竞争阶段。

  蛋鸡产业整体上数智化技术应用的强度和深度仍显不足,全产业链协同工作的互通平台不够完善,设备数据与生产管理系统之间未实现有效集成,制约了数智化转型的进程。大型蛋鸡标准化企业在“数据集成精准管理智能决策”的衔接方面不够精细和高效,中小规模养殖企业缺乏投入数智化系统建设的动力和能力。此外,蛋鸡行业从业人员年龄偏大,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不高,无法满足新技术创新和应用的要求,阻碍产业发展。

  环保政策和动物福利标准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企业通过建设现代化养殖场和加强环保设备投入等方式,很好地降低了环境污染风险,却面临较高的转型成本和市场风险。星巴克、汉堡王、联合利华等品牌承诺全面采购非笼养鸡蛋,对我国蛋鸡企业的非笼养转型提出了更高要求。相比传统模式,非笼养模式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水平提升的要求,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养殖企业的投入成本。其中,中小型企业因为资金和技术储备相对有限,面临更大的转型压力和成本负担。而对规模企业而言,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和政策调整风险也阻碍着企业转型进展。

  大型养殖企业凭借其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在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蛋鸡产业规模化、集约化进程加速。同时,新增产能南移趋势日益显现,“北蛋南运”传统格局逐渐打破。企业垂直整合度的加深削弱了饲料生产地的地理优势,推动了非传统主产区的规模和总量迅速增长。智能化设备的推广应用有效破解了南方夏季高温高湿环境对蛋鸡养殖的制约瓶颈,并且随着远距离大宗运输价格优势的逐渐缩小,产能南移更加贴近消费市场,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和运输损耗。

  蛋鸡产业各个环节逐步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在生产环节,引入智能环境控制、智能饲喂系统、智能机器人及智慧监控等先进设备,实现精细化调控和劳动力替代。在销售环节,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数字化技术,有效采集和分析关键数据,为蛋鸡养殖提供了全面感知、深度分析和智能决策支持。产业转型对人力资本提出了更高要求,从业人员需要融合生物学、动物营养学等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形成跨学科的复合型知识体系,以更好地适应蛋鸡产业链数智化发展。

  加工工艺提升与蛋品需求多样化共同推动蛋制品加工行业发展空间不断扩大。蛋壳与蛋膜的高值化加工技术创新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蛋鸡产业链的不断整合将进一步释放蛋制品加工行业潜力。随着消费群体年轻化、需求多样化,新型蛋制品迎来发展契机,烘焙行业专用蛋粉、冰激凌专用蛋粉、乳饮料用蛋粉、B2C 蛋液产品以及调味蛋制品等产品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蛋品深加工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在老年化、少子化趋势使蛋品消费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产品质量提升和品牌赋能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消费者对鸡蛋的质量、安全性和新鲜度的要求日益严苛,高品质蛋品需求逐渐加强。行业从业者不断提高鸡蛋品质的标准,完善鸡蛋团体标准制定体系,推动产业从追求降本增效的“成本竞争”转向寻求产品质量的“品质竞争”。此外,生产企业也越来越注重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行业技术品牌等多层次品牌身份体系,通过品牌赋能和精准的市场细分挖掘市场潜力,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国内鸡蛋市场基本实现供需平衡的背景下,海外市场逐渐成为蛋鸡产业新的增量空间。我国“京红1号”高产父母代种鸡继2023年首次进军国际市场,2024年10月再次出口坦桑尼亚。我国凭借完善的蛋鸡产业链、供应链系统,在布局国际市场方面有独特的优势。随着我国物流和包装系统的完善,冷链运输和包装材料的升级为鸡蛋出海提供了基础,加工蛋制品出口逐渐销往日本、韩国、泰国和阿联酋等国家。

  创新是引领蛋鸡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一是加大种业创新。重点发展“育繁推”一体化模式,加快应用基因组选择技术,培育超长产蛋期的国产蛋鸡品种。二是加强饲料营养的创新研发。持续强化能量和蛋白质等饲料资源的开发与高效利用,积极探索节粮增效型绿色饲料添加剂,实现饲料利用的效率提升与环保效益的协同发展。三是大力推广现代化养殖模式。在加快推广叠层笼养模式应用的同时,积极探索福利化立体散养模式创新,打造适应现代规模化养殖需求的高效管理模式。四是强化疫病防治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加快研发靶向等减抗新产品,通过集成现有疫病防控新理论、新技术和新产品进一步保障蛋品安全。

  推动现代规模养殖和引导适度规模化发展,是防止市场供需失衡和产业稳健发展的关键措施。一是政府及行业组织需进一步完善数智化的蛋鸡产业监测系统。通过对“产能产量价格效益”等关键指标的综合监测和宏观调控,引导产业适度规模化发展。二是充分借助行业专家的专业分析。通过对产业发展进行前瞻性的分析与研判,引导企业合理规划布局,避免因无序扩张而导致的“周期性”亏损。三是充分发挥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开元体育·(中国)官方网站。鼓励生产企业积极参与期货交易,利用期货价格指导生产决策,对冲养殖风险,增强市场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推动我国蛋品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提升整体竞争力,需要进一步健全提升产业链韧性。一是支持搭建蛋鸡产业互联网平台。加快推进产业链各环节数据化、智能化和协同化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信息流通和资源配置效率。二是建设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生产体系。鼓励企业利用数智化技术精准把握消费趋势,并不断推出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的高品质产品。三是加快推进蛋品精深加工。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推动企业研发高技术含量和功能性蛋制品,推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方向演进。四是鼓励企业优化生产流程和管理模式。加大对企业在高附加值的产品线设备升级、深加工工艺优化和冷链技术创新方面投资的扶持力度,实现全产业链的降本增效和增值进化。

  增强品牌意识是促进鸡蛋消费需求增长的时代要求和必然趋势。一是有序引导多元化品牌运作模式。充分利用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技术品牌等不同品牌分级策略细分市场,为企业开辟新的增长点。二是积极利用多元化渠道,大力打造鸡蛋品牌。通过线上营销、社群营销等精准营销手段,结合电商、零售和批发平台开展个性化的推广活动,为消费者打造定制化的蛋产品。三是加强跨界合作和品牌联名。通过品牌联名和联合营销等方式,拓展消费者覆盖面,增强品牌认知度和市场影响力。

  高水平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拓展蛋鸡产业发展空间的有效途径。一是加强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有序引导优势企业在海外布局,因地制宜开展蛋鸡养殖,进而将中国的养殖技术和优质品种推广到国际市场。二是加快推进蛋鸡标准的国际化进程。积极推动我国蛋鸡产业标准国际认证的同时,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不断提升国产蛋品的全球认可度和竞争力。三是积极开拓潜在出口市场。在巩固港澳等传统市场的基础上,抓住新兴市场对高品质蛋品需求增长的机遇,加强海外市场的布局和开拓。四是推动深加工产品从贴牌出口向自主出口转变。加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精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力度,同时强化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稳步提升国产蛋品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与认可度。

  蛋鸡产业转型过程中高素质的人力资本是关键。一是持续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模式。二是深化产学研融合,精准对接人才需求。鼓励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和试验站锚定产业一线的技术与人才需求,通过定岗定人、导师制等方式提供精准化的人才支持。三是加强高技能人才和重点领域人才培养。通过技能研修、名师带徒等传统方式,重点培养数智化应用、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等领域的高技能人才,同时积极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行业交流和专业培训,持续提升重点领域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所龟鳖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在中华鳖抗低温应激机制解析及功能性饲料开发方面取得新进展


相关标签: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