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开元体育工业自动化市场迎来了黄金周期?业界先锋是这么说的!

作者:小编 点击: 发布时间:2024-03-12 20:19:47

  开元体育工业自动化市场迎来了黄金周期?业界先锋是这么说的!3月16日,2018中国自动化及智能制造服务年会落下帷幕开元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关于2018年自动化市场的讨论,各位大佬都有哪些看法呢?

  中控集团创始人褚健、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兴明、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裁鲍博文(Bob Buttermore);

  菲尼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顾建党、ABB(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刘前进、台达集团-中达电通机电事业部总经理陈敏仁担任嘉宾,主持人则是我们东道主gongkong®总裁潘英章。

  ——潘英章:众所周知,2017年行业市场带给了我们非常多的惊喜,那么2018年究竟是惊喜的延续还是重回平静?我们请到了业内的顶尖供应商、市场参与者,现身说法,为我们带来更深层的市场解读。早在2010年,行业市场迎来了一次高增长,时隔7年,我们在2017年再次迎来双倍GDP增速,而且是两位数的增长。因此第一个问题是:这次的意外惊喜到底是像7年前一样昙花一现,还是为我们开启了如同2007年之前一样的黄金周期新起点?

  ——褚健:我认为,上一次(2010年)增长扩大了行业规模,而这一次则更多地带来了技术的进步,就是官方所说的供给侧改革。

  由于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转型升级十分必要,2017年的市场增长促进了行业需求从原本的粗放型向精益型转变。

  ——朱兴明:现如今,消费占GDP增长的60%左右,由此可见转变的根本是消费观念、消费方式以及消费主体的变化。

  市场推动了供给侧改革,而对于制造商来说,必须提高制造能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中产阶级消费需求。

  中国是目前全球中产阶级消费群体最大的国家,因此这一群体对于制造行业的推动力非常大,消费方式、消费观念,以及最重要的消费主体的变化将推动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产业升级。

  横跨所有行业是2017年市场增长的一个重要特点,行业普遍改进,对于效率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

  制造业厂商对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模式转型有思考、有建树、有创新、有竞争力,注定会带来持续增长。

  我们正处在历史性的转型过程中,会遇到非常多的创新理念,只有积极拥抱未来的公司,才能在未来立于不败之地。拥抱未来的同时,我们也对未来充满信心。

  ——刘前进:十九大归纳了一个主要矛盾定义以及变化,这与我们刚才的问题完全契合,原来是从无到有,现在是从有到更好。生产需求发生转变,工业自动化也需要有对应的变化。

  其次就是技术经过多年积累,又到了一个新的起点。我们从过去的自动化到软件化,再到数字化,未来10年与经济的增长结合,一定还会产生更多更新的机会。

  1.自动化牵扯到很多消费层,第一个主要的增长原因是终端消费,有很多的新产品如手持装置、移动装置等需要更精密的加工,对于工业自动化的产品要求越来越高。

  2.对于过去大家讨论的缺工、老龄化问题一直存在,迫使制造厂商,大量采用自动化解决缺工和老龄化的问题。

  3.智能制造驱动了整个产业的投资,我们在一些产业发现,现在的消费者更倾向于个性化产品,制造厂商已经从过去大批量转型成小批量个性化,个性化需求提升了供应商的利润,紧接着,这些利润能够继续投入厂商自动化设备的升级。

  4.过去如机器手臂、机器视觉等价格很高的产品,目前价格已经逐渐趋于可以接受的水平,高级自动化产品的价格就带动了整体的需求。

  ——潘英章这轮问题总结下来,可以出的结论是发展可持续。驱动力主要包括经济环境向上、国家倡导支持高质量发展、产业升级、消费需求拉动,再加上智能化趋势驱动,这些驱动力带动未来自动化的可持续增长。那么在2017年这一年当中,各位所在的企业参与过哪些智能制造或者智能改造的项目,你认为智能制造是否已经成为了增长有效的驱动力?

  ——陈敏仁:很开心能和大家分享,我们在整个智能制造方面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台达是自动化厂家,产品涵盖从上层的云端到机械手臂的所有自动化产品。

  除了自动化以外,台达也是全球数一数二的电子制造厂家,全球营业额在70几亿美金左右,大部分制造都在国内。我们的产线升级方案有以下几个步骤:

  这其中的生产线直接导入我们的方案,我们把自己的生产线当成最好的智能制造的场地。最终得出成效,原本生产线的人员只剩下十分之一,产能提升了15%,能耗节省了30%。

  整个过程下来有助于提升利润,我们会把这部分利润继续投资在我们的产线上,这对我们来讲是一个很大的驱动。

  ——刘前进:ABB的业务涵盖从电气自动化、过程工业到离散工业,产品种类非常多。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机器人作为业务的一部分增长可观,ABB机器人在中国的出货量占全球50%以上。

  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我们注意到,经济增长正向着数字化迈进。在此我以去年5月份ABB在杭州推出针对国内工业、交通和公用事业的ABB Ability™数字化解决方案和平台为例,和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汇报。

  第一,我们针对现在有的一些产品和业务进行了提升,提供给客户数字化平台解决方案。首先要举的一个例子就是去年11月份我们在海事展针对船舶行业推出的联合运营中心平台,目前这一平台能将全球700多艘在海上运行的船只,通过远程方式联合起来,提供远程维护和诊断服务。

  第二,我们在产品组合方面做了更多的投入,丰富产品的同时,也增加业务方案。去年我们收购了GE的工业系统业务和B&R,使我们的自动化产品线更加完善。

  第三,我们建立了面向整个行业生态链的合作方案,在平台方面,我们先后和微软、IBM建立战略关系,运用认知计算为智能化提供更好的方案。

  我们先后还与阿里、华为进行深度集成,使产品更好地针对中国市场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我们相信数字化大有可为,数字化还有更多机会等着大家一起开拓。

  顾建党:毫无疑问菲尼克斯电气是以细节为核心的产品型公司,在智能制造的大潮中,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在提升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竞争力层面,进行了战略布局并投入很多。

  很多人会问:菲尼克斯电气为什么这么做?会不会偏离专业产品公司的战略定位?我想某种意义上,正好相反。

  今天在智能时代背景下,一个企业的根本竞争力,无论是以产品、技术或是某个小领域为核心提供解决方案,都必须要站在最终行业和客户核心应用的价值层面。

  第一,对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的理解。只有对菲尼克斯电气核心客户、用户或行业难点、痛点准确把握,才能对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有深刻的理解,然后去反推菲尼克斯电气的技术和解决方案。

  第二,对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玩家而言,要将自动化、信息化和产线,以及未来智能化技术有机结合起来,融会贯通。我们首先在菲尼克斯电气内部打通所有环节,把自动化技术部门、IT部门包括软件部门全部打通,在一个体系中思考未来智能世界的变化。

  第二个层面,相对国内大规模定制的示范企业,菲尼克斯电气是最终方案的提供者。菲尼克斯电气在这个过程中把自己对行业、对自动化、信息化的理解和客户的战略框架有机结合在了一起。

  第三个层面,面向传统自动化行业的未来,菲尼克斯电气希望把工业控制语言和未来的互联网领域联系起来。这其中最难的节点就是PLC,菲尼克斯电气拥有融合IT的自动化技术,推出了PLCnext Technology,助力实现网络化生产。菲尼克斯电气希望能够携手更多的合作伙伴,成为未来开放跨界融合的自动化生态平台的推动者。

  第三个层面,就是最上层——智能工厂层面,将从智能设备以及智能器件上收集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

  这些解决方案在给用户带来价值的同时,也带动了罗克韦尔自动化的增长,这些增长包括信息化的处理以及信息化分析平台,此外在互联服务方面,也是一个很大的增长点。

  不仅仅是产品技术,通过与不同行业客户沟通,促进罗克韦尔自动化的全面成长,进而更好地为客户创造价值。

  ——朱兴明:其实像汇川这样的国内企业,在智能制造大潮来临时我们会惶恐,尽管市场发展很好,但本土品牌目前还难以与国际品牌正面竞争。

  因此我们从自我提升出发,两年前我们做了5个试点,分配在5个不同业务部门,基于智能制造4个产业城市做试点,摸索出一套从“蚂蚁”成长为“象”的方法。

  1.智能制造应当从产业链生态和产品、解决方案的全生命周期出发。如何从全产业链、产业生态和产品、解决方案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企业,是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2.智能制造本质上与数字制造或自动化制造的功能不同,智能制造是要快速高效地解决消费者、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比起仅仅提高效益,怎样从差异化需求打通智能制造逻辑上的合理性至关重要。

  对于中控而言,我们从2000年开始,致力于改进优化硬件算法,以求能够更好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耗。相信随着自动化的普及,未来3-5年很多企业会解决自动化的问题。

  对于流程工业而言,自动化水平的提升是非常必要的,怎样应用更好的算法、软件,我们还在积极探索当中。

  去年,中控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增长非常快,这说明企业的需求非常迫切,但仅依靠单一力量并不足以满足庞大的需求,因此未来,企业合作大有作为。

  3潘英章正在进行的再次强调了作为发展驱动力的科技创新开元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我国每年都有围绕新技术的新政策推出,如2017年出台了很多关于人工智能、5G通信、大数据、云计算等的相关规划。这些新技术、新政策将如何影响我们所在的产业和市场?

  ——刘前进:我们在讨论新技术引入智能制造发挥作用时,我希望大家更加谨慎、客观,无论人工智能还是5G、大数据等,一定会为我们带来更多机会。我们应当有目标、有条件地寻找优化方法,而不是贯彻太多神秘的东西。

  从另外一个纬度我们看到,有很多真实需求,并不能依靠现有技术,无论是谷歌还是百度,这些算法和我们现在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虽然能带来优化空间,但绝不是简单引用某一算法就可以产生结果,缺乏专家经验和行业深度的配合,人工智能无法应用到制造领域。

  菲尼克斯电气成立了STS公司(菲尼克斯(南京)智能制造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作为投资未来的平台和工具,所有自动化、信息化以及面向未来的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都会参与。

  在未来走向智能制造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像我们这样的玩家,最起码不能错过这班车,必须用新的机制和新时代对接。

  此外,菲尼克斯电气作为发起单位之一,参与成立了南京机器人研究院。尽管菲尼克斯电气不做机器人或人工智能,但我们会用合作、生态的方式使菲尼克斯电气能够和未来的人工智能、现在的区块链技术等所有新技术开放性地进行对接,踏上通往未来的旅程。

  以人工智能为例,很多人会惧怕人工智能取代人力,但事实上,正是因为有人工智能,现场工人才能掌握更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去做更有用的工作,由此将创造出更多工作机会。

  另外,在这个过程当中,加速了厂商、供应商之间的合作,以不同形式在合作关系上有不同的创新,这样一来制造商也能在升级中更加全面地意识到产业中存在的如知识产权、网络安全等风险。

  ——朱兴明:我认为做自动化不要太受潮流技术名词迷惑,个人认为智能制造未来将与两大技术紧密相关。

  首先是机器人,机器人场景化能力是智能制造最核心的能力,未来最大的机器人制造厂家一定要在中国,因为中国制造场景最多。

  现在中国的很多企业做的智能制造工业软件,都是针对某个特定产品进行定制化,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工业软件的平台化就是为将来融入更多的场景提供可能。目前踏实做好这两点是当务之急,而不应当过多地受到新技术的影响。

  数据并不是万能的,至少对于工业领域来说是这样,首先自动化必须落地,但如果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等新技术一无所知,那就只能作为一个制造商,而不是解决问题的供应商。

  第三就是我们在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应当不断探索自己的新方向、新可能,以应对随时会变的用户需求。

  4潘英章最后一个问题非常直接、简单。刚才大家谈了2017年的市场逻辑、未来能否持续,现在我们干脆简化一些,请大家对2018年做出预判。考虑到数字数据的敏感性,我给大家三个选项:A 增速10%以下;B 增速10%-20%之间;C 增速20%以上,请大家做出选择。

  而且,菲尼克斯电气的秘密武器就是与国内一流企业合作,菲尼克斯智能产业生态战略现在已经投资了12家公司,我们的目标是和30位中国的CEO一起在中国扎根,未来也会与合作伙伴进行更深的合作,成就更多的“隐形冠军”。

  罗克韦尔自动化也将不局限于在技术层面与不同厂家合作,未来会考虑通过合作伙伴的形式拓展我们在不同区域的发展。

  主要的原因首先是我们要维持甚至扩大2017年增长带来的动力,在核心产品上争取更大的市场占有率,扩大市场份额。

  在策略产品上,像大家提到机器人、云端,我们在过去几年就开始布局,具有经验优势,今年我们也会延续这一优势,在整个产品上有更大进展。

  今年很重要的一个策略就是要把整个集团的实力整合在一起,这样跨部门、跨业务部门的合作将是提升我们和同类企业的差异化,更好地将我们的实力展现给客户和市场。

  今年1、2月份中控的业绩比去年同期涨了50%以上,而且我们从去年开始做出了调整,专注流程工业,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安全生产、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的解决方案,包括环保在内,全方位地提供服务。

  但完成C,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夯实基础,以应对未来3-5年内新技术带来的冲击。

  另一方面,我们会去开拓一些新的方向,如机器人等新的行业机会,在国家的积极倡导支持下,我国新兴行业大有可为。

  现如今发展不讲求有,关键要好。宁可要一个90分的产品,也不要10个60分的产品,一个90分的产品才是真正能创造价值的。

  中国智能制造是全民战争开元体育·(中国)官方网站,不是靠一两家就能够打赢,因此切忌浮躁、急于求成,踏实做好一点,而不是乱铺摊子,10个60分的产品在市场上没有任何地位。

  现如今国家强调发展质量,主动把6.9降到6.5,地方政府都挤掉GDP水分,未来我们不谈数字,只讲发展质量,踏实走好每一步!

  2018年是十九大新时代、新经济、新动能开局之年,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也开始进入再升级的新周期,同时随着智能制造所带来的产业链变革,传统工业自动化市场参与角色也在逐渐升级,并更加多元化。

  产业链资源的再整合已拉开大幕,在新时代的道路上工控将一如既往秉承上善若水以及专业、思想、价值体系的服务理念,助力中国智能制造和工业自动化前行。


相关标签: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