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元体育·(中国)官方网站豪森智能:公司为智能生产线和智能设备的集成供应商工业机
- 开元体育拓邦股份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 开元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海得控制:公司始终关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在工业领域中
- 开元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国产伺服驱动器有哪些
联系人:
手机: 13800000000
电话: 400-123-6789
邮箱: admin@dlsmart.cn
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开元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开元体育拓邦股份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开元体育拓邦股份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智能,作为集成了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微电子和电力电子技术等的高科技产品,如同人类的神经系统一般,扮演着电子产品中的“神经中枢”和“大脑”的角色。通过收集、处理和分析各种信息和指令,智能可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智能化驱动和控制,从而完成各类任务。智能化替代的浪潮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作为智能化中的核心部件之一,智能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家用电器、智能家居、智能楼宇、电动工具、工业与自动化、汽车电子、新能源和医疗设备等领域。
随着与人工智能、机器人、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技术的不断融合发展,智能的应用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例如,通过与AI技术的结合,智能现在能够预测和适应用户的行为和需求,实现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结合机器人技术的智能能够执行更复杂的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同时降低成本。值得一提的是,人形机器人也开始走入现实。从家庭助理到高危工作环境的操作员,人形机器人能够在多种环境中执行复杂的人类任务,而智能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技术的进步不仅加速着产品的迭代,更预示着智能行业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我们正站在一个智能技术的门槛上,智能与AI和机器人技术的融合,正在重塑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开启着无限的可能性。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我们可以期待更多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出现,这些都将进一步推动智能行业的繁荣发展。
在智能控制领域,我们公司已经确立了明显的领导者地位,我们不仅是全球智能控制解决方案的先驱,而且是创新的代名词。我们的成功基于对“敏捷创新伙伴”价值理念的坚持,以及我们不懈的技术创新驱动。通过构建“四电一网”(电控、电机、电池、电源和物联网平台)的综合技术体系,我们为家电、工具、新能源、工业四大行业提供了领先的定制化智能控制解决方案。
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平台化技术创新能力、伙伴式客户服务能力和体系化快速响应能力”。这三大能力的结合不仅推动了我们的持续进步,也帮助我们与众多行业头部客户建立了亲密的合作关系。目前,我们已经成为家电和工具行业智能控制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并在新能源和工业行业中引领创新。我们的领导地位不仅体现在市场份额和技术创新上,更重要的是,我们已经成为推动整个行业向前发展的关键力量。
在报告期内,我们公司专注于智能控制系统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立足于“四电一网”(电控、电机、电池、电源和物联网平台)的核心技术体系,我们的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家电、工具、新能源、工业四大行业,为全球客户提供了创新、高效和可靠的定制化服务。我们不断增强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实力,提升我们对于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和快速响应能力。通过不断优化和升级我们的技术平台,我们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控制解决方案,帮助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和业务增长。
电控技术是以微型电子计算机为核心实现智能化控制的技术,涉及传感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信号处理技术、通信技术、交互技术、功率和能量转换技术、电磁兼容等多个技术领域。公司在自动控制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机器视觉技术、机器人技术、智能传感器技术、运动控制技术等关键领域都有深厚的积累。
公司已经形成数百种电控技术平台,可满足家电、工具、新能源和工业等行业产品的多样化需求,电控技术广泛应用于、机电一体、电源和智能电池等产品中。
电机技术,在智能控制系统中扮演着将电能转换为动能的关键角色。公司重点围绕电机的高效、低噪声、高精度、高稳定持续创新,建立了从电机设计和仿真、测试和验证到规模化制造的完整技术能力,形成了直流无刷电机(BLDC)、空心杯电机、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等数十个先进的电机产品平台。
公司的电机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多个领域,电动工具、自动化设备、智能电器、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领域。特别是在电动工具和自动化设备领域,我们的电机技术已经实现了行业领先,同时在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和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已经实现了显著成绩,得到了广泛的市场认可。
电池技术是能量进行存储和管理的技术。其核心技术包括电池材料应用技术、电芯单体设计制造技术和电池系统集成技术。电池材料应用技术包括正、负极材料,电解质,隔膜等相关应用技术;电芯单体设计制造包括电化学架构设计以及涂敷、叠片/卷绕、化成等制造工艺技术;电池系统集成包括电池配组、热管理、碰撞及漏电安全、电压/电流/温度等信号的精确测量、电池状态估算和电芯均衡等一系列技术。该技术跨越材料科学、电化学、电子学和控制工程多个领域,公司经过多年积累,形成了从电芯技术(CELL)、电池管理技术(BMS)到电池包(PACK)系统的完整的设计、开发定制和生产技术能力。
在电池管理系统(BMS)方面,我们的技术实现了行业领先的精确度和可靠性。通过先进的算法和控制策略,我们的BMS能够实现对电池状态的实时监控和管理,确保电池系统的最优性能和安全运行。这一领域的技术创新,使我们在为储能系统、备电、换电、便携式设备等提供高效、安全的电池解决方案方面,处于市场领先地位。
电源技术,作为电能高效转换的关键,涵盖了模拟电源、开关电源和数字电源技术。我们公司在这一领域拥有广泛的技术平台,专注于提供高效、可靠的电源解决方案。
针对储能变流器(PCS),我们采用创新的能量管理策略和高精度的电能质量控制技术,优化了储能系统的充放电过程,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效能和寿命。我们的PCS技术支持广泛的电池类型和配置,满足不同规模储能应用的需求。在光伏逆变器技术方面,我们通过先进的控制算法和高效的电能转换电路设计,显著提升了太阳能电池板的能量转换效率,并支持多种通信协议。
在大功率直流充电桩领域,我们通过采用高效率的电力电子转换技术和智能充电控制算法,实现了快速、安全的电动汽车充电。我们的直流充电桩设计具有高功率密度和优异的散热性能,确保了充电过程的高效率和稳定性。
物联网平台技术,作为连接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的关键,使我们能够实现设备的智能连接和数据的高效管理。我们的物联网平台包括了从模块、智能终端到应用程序(APP)和平台即服务(PaaS)的完整技术能力,为多个行业提供了一体化解决方案。
特别地,我们在家庭能源管理云平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该平台通过智能分析和处理家庭能源使用数据,帮助用户优化能源消耗,实现能源的节约和高效使用。通过与智能家居设备的无缝集成,该平台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全面、易用的能源管理和控制解决方案。
在光储充云平台的开发上,我们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太阳能发电、储能和充电设施的智能协同工作。该平台不仅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还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能源管理和使用体验,推动了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
此外,我们的数字能源管理云平台,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工业、商业和公共设施提供了全面的能源监测、分析和优化服务。该平台能够帮助用户降低能耗,提高能源使用的可持续性,支持企业和社会实现绿色发展目标。
公司的产品主要分类为、电机、电源、电池四大类,公司产品提供的模式是围绕家电、工具、新能源、工业四大下业客户的需求,综合利用“四电一网”核心技术,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综合解决方案。
公司为家电行业的品牌客户提供从产品概念、设计、开发到制造交付的一系列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产品主要涉及、电机等类别,包括家电主控、电源控制、电机驱动和控制、显示控制等。产品主要应用于HVAC、厨房电器、清洁电器、健康护理、照明和智能家居等各类领域。
工具行业主要包括电动工具、园林工具和专业工具。公司为工具行业的品牌客户提供从产品概念、设计、开发到制造交付的的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公司的产品主要涉及、电机、电池和电源四大类部件,和一些智能整机产品。
新能源业务则形成了涵盖核心部件、整机和系统解决方案完整的产品矩阵。在核心部件层面,公司已经完成“1充1芯3S”核心产品布局,包括充电模块、电芯、BMS、PCS和EMS等。在整机层面,公司已经开发了交直流充电桩、户用储能、工商业储能、通信备电、便携储能等全系列的产品。在系统解决方案层面,公司结合整机和云平台的核心技术能力,围绕光储充、零碳园区、家庭绿色能源等场景开发了完整的解决方案。
在工业控制行业,主要业务为研发、生产、销售专用工业智能控制产品,主要涉及步进、伺服驱动和运动控制类产品。公司主要面向下游自动化装备客户,为其提供、驱动器和电机等产品,下游应用涉及3C电子、机器人、医疗设备、半导体设备、光伏、锂电池行业等。致力于帮助自动化设备制造商提高设备设计性能、降低设备制造成本、加快新设备研制速度。
公司以技术作为企业发展的基因,将创新视为公司的核心能力。公司拥有业界领先的平台技术创新能力,形成了完整的技术平台,覆盖智能控制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各个核心技术领域。
公司拥有对各种控制机理的深刻理解能力、自主实现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涵盖了智能控制算法、电机控制、锂电池开元体育、钠电池、传感、人机交互、图像识别、数字电源、嵌入式软件、温控、加热、制冷等方面的核心技术。
此外,公司拥有丰富的产品线,形成了大量的产品平台,每个核心产品平台都经过量产验证,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我们可以快速为客户提供高品质、差异化的定制解决方案,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此外,公司具备业界独有的“+电机+电池+电源+云平台”的整体解决方案能力,具备不断研发创新新品类解决方案的能力,可以帮助客户在竞争中创新制胜。
公司坚持长期主义,以价值共创、价值共赢为发展理念,与客户发展长期伙伴式关系。公司以平台化技术创新能力为支撑,持续洞察客户需求,与客户深度共创,建立组织式客户关系,构建了伙伴式客户服务能力。
公司通过多区域化布局,建立以珠三角、长三角、东南亚、北美、欧洲为主的国际化生产基地,同时搭建国际市场平台从管理能力、资源配给等方面提升就近服务能力,成立多个海外办事处与客户亲密合作,公司与各业务领域国内外优秀品牌客户建立了深度合作的伙伴式关系,通过长期合作与共同发展,我们在业内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美誉度,受到了广大客户的广泛认可和普遍赞誉。
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和不确定性的增多,全球创新迭代的速度在加快,公司对客户的服务越来越需要更加敏捷的运营。公司基于对智能控制业务的深刻理解,从研发设计流程IPD思想落地、供应链体系核心客户ISC变革、实验室和品质保障体系,以及智能制造平台体系,打造了强大的平台体系,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型组织,将公司的优势能力内化为敏捷的运营能力,而敏捷的体系将进一步强化公司的优势,两者形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发展,从而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增长。
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公司紧抓技术升级机遇,发展高质量业务,彰显企业在不同经济环境下的经营韧性。公司始终坚持以更智能的技术、更绿色的能源助力世界智能化、低碳化。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持续产品创新、增强平台型企业优势、加快国际化等举措多方位构建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稳步提升基本盘业务(家电和工具)中高价值产品市占率,增加头部客户的份额,实现亿级客户、千万级客户的数量和收入双增长;同时紧抓双碳背景下的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机遇,陆续推出系列自研核心部件、整机产品,完善系统解决方案能力;加快发展新型储能、充电业务、移动机器人等业务,保持对前沿技术的投入,引领智能控制行业创新浪潮。2023年,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92亿元,同比增长1.3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15亿元,同比下降11.58%,实现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2亿元,同比上升5.76%。
虽然面临需求和行业库存等多重挑战,公司依托技术平台及产品平台优势,依然实现了收入连续11年增长,从2013年的10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近90亿元。报告期公司加大重点新项目的投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持续稳定获得客户认可,家电、工具、新能源、工业板块均实现小幅增长。2023年公司头部客户数量、收入持续双增长,头部客户数量增加至115家,实现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86%,公司按战略有序拓展细分市场,保持领先优势。同时加强市场洞察、产品定义和开发能力,加大对创新业务的投入,为企业发展贡献新动能,以可持续的经营理念,创造企业长期价值。
随着AI、IOT、AIGC等技术不断进步,将赋能各行各业创新发展,融入并优化各类应用场景,持续改变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作为继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后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智能社会将迎来更广泛、更深刻的变革。据预测,2030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超过 20 万亿美元,2030 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 4 万亿美元,目前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公司积极拥抱智能家庭、智能制造、智能驾驶、智慧厨房等领域的发展机会,通过智能化升级、人工智能算法、人机交互、边缘AI、机器人产品等方式实现更多场景的智能化落地。
(1)工具板块: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32.41亿,同比增长0.05%。报告期行业去库存,增速放缓,四季度需求已逐步恢复。公司与头部客户共同推动产品创新以及电动化、无绳化渗透率的提升。份额稳中有升,行业地位领先。
工具板块下游客户份额高度集中且主要在海外,作为工具行业的核心中国供应商,公司为客户提供、电机、电池包及整机在内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公司持续推动行业创新,如在电动工具领域超级充电控制技术创新、在OPE领域骑乘式割草机智能控制系统、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四驱割草机器人等创新;同时拓展工具使用周边场景的产品应用机会。通过多年的国际化战略实施推进,越南和印度基地已实现规模化量产和稳定运营,罗马尼亚和墨西哥基地已实现量产,海外市场取得重大突破。报告期凭借“出海”领先优势,打造向头部客户提供全球化供应的能力,并实现新基地头部客户的导入。
(2)家电板块: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31.66亿元,同比增长2.41%。公司在家电领域聚焦发展优势品类,在白色大家电(冰洗空)、厨卫电器、创新小家电领域持续深耕,并拓展清洁电器、温控、商业场景等市场应用。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抓取核心品类的技术升级及市场机遇,实现变频空调、清洁电器等核心品类的快速增长。创新方面,实现从供暖温控到空调、新风及三合一温控、热泵等技术创新,从商用空调拓宽到新风机、智能楼宇控制等商业应用,实现客户份额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对AI+家电领域,积极进行Matter智能网关控制系统、全屋智能协议型网关、人机交互控制系统及智能家庭教育机器人等前沿技术投入,与客户共创智能家居场景及AI+产品落地。
(3)新能源板块:作为公司的成长业务,2023年实现收入21.40亿元,同比增长5.13%,高于公司整体增速。公司以“一芯一云3S”(电芯、云平台、BMS、PCS、EMS)的核心技术,向客户提供及部件、整机及系统两大类产品,主要在储能及新能源车辆两大领域应用。2023年,面对储能市场的库存及竞争压力,公司积极应对,紧抓新客户突破、技术创新、完善整机及解决方案能力,迎接新能源行业因电池成本下降带来的场景拓展机遇,将控制技术优势深入应用至发电侧、用户侧。报告期内,实现及部件产品收入8.04亿元,同比增长10.17%开元体育,整机及系统收入13.36亿元,同比增长2.31%。
(4)工业板块: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2.51亿,同比增长1.22%,其中伺服驱动及电机系统业务同比增长26.54%,伺服应用的市场拓展进程加快。公司主要为下游自动化装备客户提供PLC、运动控制卡、步进/伺服驱动器、电机等核心部件以及基于行业工艺配套的运动控制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3C电子、工业机器人、医疗设备、光伏设备、半导体设备、点胶、雕刻、包装机械等行业。
工控行业:自动化市场走向成熟,市场由高速增长走向稳定。国内工控行业中长期受益于“产业升级+机器替人”、国产替代、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发展。近几年国内工控客户从效率关注至供应安全,国内企业具备供应安全、产品性价比、工程师快速响应等优势,在产业链安全、高端制造都存在较大的机遇。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工艺积累、产品设计、产品可靠性的持续改进,以及基于用户需求及反馈的快速响应能力,不断迭代,在性能提升的同时满足差异化应用需求,帮助自动化设备制造商提高设备设计性能、降低设备制造成本、加快新设备研制速度,从而加快制造业企业提高自动化程度,致力于成为工控行业“高效易用的步进和伺服驱动的领导者”。报告期内通过聚焦重点行业和重点客户,公司在3C、光伏、点胶等行业的收入实现大幅增长,伺服系统业务受益于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国产替代步伐加速,收入实现同比快速增长。
工业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行业: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对工业机器人需求日益增加。根据睿工业数据:2023年工业机器人销量小幅增长,同比微增0.4%,下业需求分化显著,光伏行业成行业增长引擎,Cobots(协作机器人)同比增速最高。公司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已实现伺服驱动及空心杯电机的产品应用;根据麦肯锡预测,长期来看,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可达万亿级别。随着通用人工智能、感知和动力系统等技术巨大进步,人形机器人行业创新步伐加快,多家企业相继推出人形机器人。2023年1月工信部等17部门发布《“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及2023年11月工信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人形机器人已然成为国家级重要产业,公司加大相关领域投入,增强控制、电机到模组及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推进相关产品技术创新及行业应用。
2023年,公司实现综合毛利率22.31%,同比提升2.17%。报告期家电、工具、新能源、工业行业的毛利率均同比提升,一方面通过在各下业应用的持续创新,增加前瞻性技术投入,推出以直流充电桩、工商储一体机为代表的众多自主可控的新产品,发挥技术平台优势,增加复用性提升市占率;另一方面通过降本增效、精益制造、数字化转型,实现BOM成本及制费率的同比下降,整体运营效率明显提升。
我们坚持为客户、为社会创造价值的理念,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公司的引擎,持续深化技术领先能力并构建企业发展的新动能。2023年公司继续推进并深化“四电一网”技术在五大行业的技术积累及应用,加速AI、IOT、5G等新技术的融合应用,加快新业务及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公司连续保持高比例研发投入,近11年研发投入占比营业收入都在7%左右,为创新驱动业务成长建立基础。报告期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8.34亿元,同比增长15.94%,占营业收入的9.28%,研发和技术2,004人。研发投入主要应用方向:
①平台赋能:报告期通过建立器件库、基础BOM,拉通客户需求、采购端、研发端,实现器件优选及研发效率提升。②高技术人才引入及培育:在新能源工商储、光储一体、电机等新业务领域,加大人才投入及市场拓展。③增强实验室能力:公司在既有的UL-WTDP、TUV莱茵CTF、CNAS、SGS CTF 、TUV南德CTF实验室的基础上,新增空调焓差实验室、工况实验室,更好的满足空调客户测试需求。
公司对内营造创新的文化氛围,对外加大自主可控产品及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以技术引领、成果保护、效益提升为目标,对专利资产进行有效管理,保障知识产权价值的最大化,推动创新成果的产业转化。报告期末公司及下属子公司通过知识产权形成创新成果保护,并逐步增加专利效益化贡献。累计申请专利3228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1138件、实用新型1747件、外观设计344件、国外专利42件,PCT 57件;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累计申请软件著作权共计161件、商标申请共计407件。
公司通过多年的国际化战略实推进,越南和印度基地已实现规模化量产和稳定运营,盈利能力优秀。罗马尼亚和墨西哥基地已实现量产,海外市场取得重大突破。
报告期公司加强风险管控,加大回款力度,降低备货支出,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实现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14.66亿元,同比增长198.53%,保障公司经营健康、可持续发展。
报告期公司积极洞察客户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需求,通过成立能源管理小组、布局“光伏发电+储能”绿色园区建设、安装节能设备、塑造绿色文化等举措响应客户,并推动公司低碳降耗的进程,不断强化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经营的深度融合,在财务经营和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方面都实现了稳步成长。
IOT、5G、AI等新技术发展和应用领域拓展,将打开增长空间,不断加速社会智能化进程,预计到2030年技术影响的经济价值超60万亿美元。我们将用创新技术在未来世界不断探索,在医、食、住、行、企业、城市各类应用场景,拓展行业智能化的新机会。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大模型和机器人技术的突破,我们正站在智能化新时代的门槛上。AI的大模型,如GPT和BERT等,已经展现出了惊人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这不仅将极大地提升我们的产品和服务的智能水平,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入挖掘数据价值、优化业务流程和创新用户交互方式的新机会。
特别是在机器人技术方面,我们预见到,随着AI算法的进一步优化和机器学习技术的深入应用,未来的机器人将更加智能化和自主化。这些机器人不仅能够执行复杂的物理任务,还能够进行高级的决策和学习,广泛应用于制造业、服务业、家庭和医疗等领域,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
我们公司将紧跟这一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加大在AI、大模型和机器人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我们致力于将这些前沿技术融入我们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中,不仅提升现有产品的智能化水平,也将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和市场机会。通过技术创新,我们将为客户提供更加智能、高效和个性化的服务,推动公司在智能化时代的持续成长和发展。
因温室气体导致的气候危机逐年加深,加速全球各国节能减碳,预计到2050年中国在能源生产、能源使用、生态等各环节累计投资额达 300万亿元。我们将用四电一网技术,抓住双碳政策带来的市场机会,帮助世界低碳化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低碳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我们公司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积极拥抱低碳化的未来。我们相信,通过技术创新,我们不仅能够应对环境挑战,还能够开创绿色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
我们正在深入研发和推广以电力电子、电化学和数字技术为核心的绿色能源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推动能源产业的绿色转型。特别是我们的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整合太阳能发电、能量存储和智能充电技术,为实现零碳排放的能源系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开发更多创新的低碳技术和解决方案。我们致力于成为低碳化转型的领航者,通过我们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帮助全球客户实现更加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我们相信,通过不懈努力,我们能够为全球的低碳化目标做出重要贡献,共同创造一个更加清洁、美好的未来。
随着全球供应链的变动加剧,供应链的安全风险不断增加,供应链正向多中心化方向发展,国际化发展也更加强调多区域的本地化。一方面,随着终端产品越来越复杂化、个性化、差异化,要求研发和产品的交付要快,质量也要可靠、稳定,中国的产业集群及工程师红利促进了产业向中国转移。而另一个方面,随着国际贸易冲突、地缘等因素的影响,单一中国产业链的风险大幅增加。两种因素综合之下,产业将逐渐呈现以中国为主,向东南亚、北美等多区域发展的趋势。公司将积极应对供应链的新挑战,并拓展多区域的新机会,加快国际化步伐。
2030年,公司的目标是通过深度洞察使用者、场景和行业的痛点,为客户提供智能解决方案,让世界更加智能和低碳。
未来是一个智能化社会,智能化将是一场长期持续、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变革,深度影响现代生活,同时也在改变产品形态。我们紧抓智能化、场景化、绿色低碳的历史机遇,积极创新商业模式,从部件到产品再到解决方案转型,围绕“四电一网”技术,创新家电业务,培育蓝海市场,拓宽工具业务产品品类,保持领先市场份额,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工业业务,实现规模增长。
2021年,在公司2025年中期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制定了未来十年的远景蓝图,明确提出了2030年的长期发展目标。公司将继续以规模增长为核心目标,继续深化实施“客户亲密、创新驱动、精敏运营和组织进化”五大战略方针,构建金字塔利润模式,提升在全球智能控制方案商的领先地位,实现持续有效增长。
公司将发挥“四电一网”的技术优势,聚焦“家电+工具+新能源+工业”四个主要行业,特别是加大新能源行业的业务开拓力度,为全球领先的品牌客户提供一站式智能控制解决方案和服务,利用好资本市场平台,通过内生和外延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营收规模的高速增长。
公司坚持创新驱动,持续保持研发投入力度,加强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构建技术控制点;加强产品线建设,打造更多优质产品平台;推动专利和商业秘密等知识资产保护,构建技术壁垒;培育创新增长引擎,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同时,公司将紧抓“智能化”“低碳化”等发展机遇,积极探索物联网、绿色出行等创新业务,夯实和扩展“四电一网”的核心技术能力,提升市场和产品开发能力,发掘更多高价值市场。公司明确了各领域重点的“拳头产品”开发计划,聚焦战略性机会,围绕关键品类加强创新力度。
公司深化实施精敏运营战略,持续优化战略、市场、研发、销售、采购、售后等业务流程,提升端到端效率。加大降本增效行动力度,综合利用研发设计降本、采购降本开元体育、制造降本等多种手段,实现对成熟产品有效降本。
推行组织进化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快速提升关键岗位人才数量,加强中后台能力建设,更好赋能铁三角团队,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型组织。
公司持续强化客户亲密战略,为满足客户快速交付、就近交付的需求,结合业务需要,公司在全球多地建立了运营中心、生产制造中心、研发中心、代表处,在报告期内加快越南、印度产能爬坡,并加速墨西哥、罗马尼亚工厂的建设和量产导入;同时,公司利用全球化布局优势加强供应链整合,提升本地化采购能力。
1、实现规模增长:以“四电一网”核心技术为基础,继续实施头部客户策略、发挥平台优势等方式实现各行业规模增长,并增加高价值产品、自主可控业务占比;巩固和扩大家电和工具领域的领先优势,加速新能源业务的成长,有效孵化创新业务;
2、加速市场出海:公司将在“制造出海”的基础上加速“市场出海”。2024年,公司将加大市场团队出海,不仅要争取抓住订单转移的机会,更要开拓本地市场的需求,增强产品定义和产品开发能力。
3、加深AI和机器人产品应用:随着人工智能(AI)和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产业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2024年,拓邦将进一步探索新的产业机遇,加快推进移动机器人、伺服驱动和控制技术等核心技术的开发,打造行业领先的拳头产品,并积极开拓顶尖行业客户,推动AI技术在现有及新兴业务领域的深入应用。
公司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在设备升级、扩大产能、海外业务发展等方面有较大的资金需求。公司在银行的信贷信誉良好,能够及时得到银行的有力支持。2024年公司将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及发展战略,合理利用各种筹集途径筹集公司发展所需资金。
贸易摩擦、地缘紧张局势也会对商业信心和投资产生不利影响。公司可能持续面临不确定的外部环境,我们对各业务、各区域将进一步加强风险识别和管控,及时调整策略,使外部影响最小化。
公司主营业务智能行业技术发展迅速,产品更新换代快、生命周期较短,虽然公司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已拥有多项发明型及实用型专利,但仍可能存在技术更新不及时,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或滞后于竞争对手推出新品,导致公司市场份额和盈利水平下降的风险。
公司外销收入占比近60%,为应对人民币波动风险,公司将通过开展人民币套期保值业务、国际化采购、新产品重新定价等方式减少和对冲外汇风险。
当前国际、国内大的宏观环境有较多的不确定性,存在一些对公司经营不利的因素,如中美贸易战、原材料短缺或价格上涨、人工不足、客户信用风险都将增加公司经营的不确定性。
人工智能概念股多数走高,新股Reddit涨约18%较IPO发行价超过翻倍,Astera也涨超7%
已有13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1970.82万股,占流通A股1.88%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9.33元。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
股东人数变化:2024-02-29显示,公司股东人数比上期(2023-12-31)增长502户,幅度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