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开元体育镝数 人工智能真的会抢走我们的饭碗吗?

作者:小编 点击: 发布时间:2023-11-01 22:28:04

  开元体育镝数 人工智能真的会抢走我们的饭碗吗?首先声明,本文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所写,而非人工智能代笔开元体育,尽管近几年来新闻采编从业人员时不时表达出人工智能会抢走其饭碗的隐忧。以新技术作为驱动力的第四次工业正在加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这种转变的一种表现形式就是:

  起初,人类创造了机器,机器解放了双手,让双手去干更多的事情。这是好的。后来,机器越来越智能,能干许多以前只有人类能干的事情,诸如下棋、翻译、驾驶等等。人类开始担忧:如果机器代替人类做更多的事情,那么作为人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

  关于人工智能,人类唯一要担心的是,有一天人工智能会对人类说不。至于人工智能抢饭碗的问题,大可不必过度悲观。相关调研报告已经显示,人工智能对未来就业的影响表现出一种双刃剑特征:既能替代现有岗位,又能创造新的岗位。

  世界经济论坛对全球313家公司(这些公司涉及到全行业各领域,代表了1500多万员工)的人力资源部门、战略管理部门以及决策者们关于第四次工业浪潮下的未来就业进行的调研显示开元体育,到2022年,人工智能及相关技术将取代现有的7500万个岗位,与此同时,将新增1.33亿个新的就业岗位。

  普华永道于2018年12月发布的《人工智能和相关技术对中国就业的净影响》对人工智能与未来就业做了更为长期的预测。报告显示,到2037年,人工智能及相关技术将取代中国现有约26%的工作岗位,同时创造约12%的净增岗位,大约净增9300万个就业岗位。

  不论是世界经济论坛的短期预测,还是普华永道的长期预判,均显示了人工智能及相关技术对未来就业的净增效应,人工智能不仅抢饭碗还送饭碗且送给人的饭碗要多于从人那儿抢走的饭碗。

  由于行业性质以及自动化程度的差别,人工智能对中国未来就业的净增效应并不是平均作用于各行业的。

  比如农业,是普华永道的调研报告中是唯一一个受人工智能技术净影响为负值的行业。普华永道预测,到2037年,人工智能及相关技术将取代农业现有岗位的27%,大约5700万个岗位,而创造的新岗位将占到现有岗位的16%,大约3500万个岗位,综合起来大约会有-10%的净影响,即会减少2200万个岗位。

  其实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农业从业人员比例一直趋于递减,从1964年的81%下降到了2016年的27%。这种递减与中国农业机械化、自动化以及生物技术的应用(特别是袁隆平杂交水稻技术)不无关系。而现代农业则向信息化、智慧化方向发展,决定农业生产效率的因素存在于实验室中而不是传统农耕技术开元体育

  与农业相反,普华永道预测中国服务业将受到人工智能技术最为积极的影响。报告预测到2037年,将有21%的现有岗位被取代,又有相当于现有岗位50%的新增岗位,即大约新增9700万个新岗位。

  人工智能对服务行业的净增效应源自于行业性质,服务行业需要大量面对面交互,更多的是一些人性化工作,人工智能一时半会无法取代。然而很多行政工作有可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对企业来说,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仅能提升生产效率,还能节约成本,带来更高的利润,因此企业有强烈意愿使用新技术。如今企业面临的难题是,现有员工普遍缺乏适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新技能。

  普华永道连续多年对全球CEO进行调研发现CEO们对员工关键技能的关注度一直处于上升趋势,2019年的调研显示有79%的受访CEO表示他们的员工缺乏必要的技能,而这对企业增长造成威胁,这让他们夜不能寐。

  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显示,到2022年,至少有54%的员工需要重新学习新技能或提升现有技能以适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分析思维、创新、自主学习、学习策略等技能变得尤为重要。因此,企业对员工进行再培训变得刻不容缓。当然,企业除了再培训现有员工,还可将任务外包给具备了相应技能的临时工、自由职业者等。

  就员工本身来说,学习新技能和提升现有技能才是正途,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有新技能包傍身,就再也不用担心AI抢饭碗了。


相关标签:
热门产品